首页

女s免费招长期家奴

时间:2025-05-25 02:46:11 作者:咽喉痛、胸口闷,严重可致肺气肿!警惕蓝天下的“隐形杀手” 浏览量:57393

进入夏季

阳光明媚的日子多了起来

但看似没有污染的蓝天下

可能隐藏着

“健康杀手”——臭氧

5月15日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消息

5月下半月

华北中南部

和成都平原部分城市

可能出现臭氧中度污染

西北地区北部

和西部受沙尘天气影响

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

什么是臭氧?

臭氧在什么时候浓度最高?

它会危害人体健康吗?

一起来看↓

是“地球卫士”

也是“健康杀手”

  什么是臭氧?

  臭氧(O3)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比含两个氧原子的氧气(O2)多一个氧原子,常温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

  不同于PM2.5,臭氧污染并非直接由污染源排放导致,其生成主要与两类污染物有关——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环境中的臭氧是由进入到大气中的NOx和VOCs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属于大气二次污染物。

臭氧的“原料”从何而来?

  NOx来源较广,如机动车尾气、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

  VOCs的来源更为广泛,石化、医药、化工、家具、汽修、印刷等行业及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机动车、加油站等油气挥发,餐饮油烟、干洗店和美发店等有机物挥发等。

  在对流层中

  臭氧不利于人体健康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臭氧是阻挡紫外线的“护盾”,但是在近地面,臭氧其实是一种有害气体。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进生表示,“对于臭氧,人们更熟悉的是位于大气中距地面12千米至35千米的臭氧层,它能阻止太阳短波紫外辐射进入近地面大气,保护地球生态系统。但在对流层中,较高的臭氧浓度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却是不利的。”

  臭氧在何时浓度最高?

  臭氧浓度的高低与辐射、温度、湿度、边界层高度等气象要素密切相关,晴朗少云的春末及夏秋季节经常会产生臭氧污染,因为光照充分(强辐射)、高温、低湿条件有助于光化学反应的发生,造成臭氧污染。

  因此,晴空万里的夏季午后,往往是一天之中臭氧浓度最高的时候。

臭氧浓度过高可致病

  当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过高时,易引起上呼吸道炎症病变,还会对皮肤、眼睛、鼻黏膜产生刺激。

  “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洋称,“臭氧有可能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并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其中,65岁以上老人、学龄前儿童、运动人群及女性所受影响更大。”

面对臭氧污染

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避时段

  臭氧超标时段一般集中在中午到下午3点之间,此时段应减少外出,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减少通风换气次数。

  重防护

  在臭氧污染时段外出时,建议佩戴有活性炭夹层的防护口罩,穿长袖、长裤,以减少皮肤裸露;

  如在户外运动,建议尽量避免做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净空气

  若家里有空气净化器,可打开进行空气净化,对减少室内臭氧浓度有帮助。

  此外,应避免在室内使用产生臭氧的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产品,减少室内可能产生臭氧的污染源,像打印机、复印机、紫外线灯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臭氧,应尽量减少其使用频率或及时通风,让臭氧及时排至室外。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臭氧污染午后重、早晚轻

敏感人群应尽量避免

在光照强、温度高、湿度低的

午后到户外活动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江苏生态环境、合肥疾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金花组合憾负对手 错失澳网外卡赛女双冠军

乌兰察布4月29日电 (记者 张林虎)“公安民警给我的惊喜太大了,我做梦都想不到,居然能以这样的方式见到我的家人。”回忆起与相隔30多年的亲人“云见面”,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曹丽(化名)感慨万千。

矿产资源法三修,矿业权出让制度求变

向内看。就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作出部署时,总书记提出六个“坚持”,其中一个“坚持”就是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二十大之后首次会见台湾同胞,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语让两岸同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理解。

“阅游宁夏·丝路焕彩”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在银川启动

时隔五年,从“江西南昌”到“湖南长沙”,主题不变,名称由“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提升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内涵更加丰富,布局更加深远,彰显着党中央加快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心。

安理会就乌克兰局势举行公开会 中方呼吁冲突各方重视武器扩散风险

沟溪村是衢州孔子后裔较为集中的村落,现有人口1300余人,其中孔氏后裔700多人。该村至今留存着完整的孔氏族谱、沟溪孔氏家训以及清朝的孔氏祖宅。2012年起,沟溪村恢复一年一度的孔氏集体祭祖盛典。2016年,沟溪村孔氏祭典仪式正式入选第五批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2024年7月26日,在印度召开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的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候鸟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遗技术团队负责人张正旺表示,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具有候鸟种群多、珍稀濒危物种集中、数量丰富等特点。这里不仅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成功典范,对世界范围鸟类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据悉,2019年以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内东方白鹳、黑嘴鸥繁殖数量稳定增加,累计环志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个体150余只。根据2024年鸟类监测结果,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在保护区繁殖,丹顶鹤野外繁殖达14巢、越冬数量达320只,东方白鹳成功繁殖202巢,繁殖幼鸟526只,黑嘴鸥繁殖种群稳定在1万只左右,朱鹮成功孵化幼鸟20只。(周孙榆 刘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