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毒蝎女王sm

时间:2025-05-25 02:59:41 作者:非遗走进生活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开展 浏览量:30853

  中新网岳阳5月24日电 (张雪盈 李盈)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24日在湖南岳阳开展,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洞庭湖畔,共话非遗传承新活力,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文旅融合新体验。

5月24日,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湖南岳阳开展。 主办方供图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同处长江中游,山水相依、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荆楚文化的浪漫奇崛、赣鄱文化的兼收并蓄、徽州文化的崇文重商激荡交融,在长江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

  自2013年在湖北首次举办,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已成功举办七届。各省非遗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协同发展,不仅打造了技艺交流的舞台,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非遗保护新模式。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展出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 张雪盈 摄

  本届联展以“我们的节日 人民的非遗”为主题,聚焦非遗与旅游、非遗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集中展示了各省推动非遗整体性保护、多元化发展、数智化升级的新成果。

  融入新国风实景与裸眼3D技术的花鼓戏《新刘海砍樵》、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小妮的“新搭档”AI智能画瓷机器人……活动现场,湘剧、赣剧、徽剧非遗表演同台演绎,恩施玉露、千两茶等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斗茶”,通过线上线下展演、展示、展销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活动还设置了“非遗好物”超市,将岳阳临湘青砖茶、湘西土家织锦耳环、衡阳衡东茶油腐乳、怀化溆浦蔗糖等湖南特色非遗好物“搬”进现实生活,吸引民众围观采购,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原来非遗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更是触手可及的生活。”前往观展的游客刘心说。

  湖南省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丰富、门类齐全。据统计,全省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29162项,入选各级保护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6428个,涵盖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10大类别。

  活动主办方表示,希望能以本次联展为契机,共促非遗系统性保护、可持续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生活,走向年轻人的视野,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市场释放巨大“磁吸力” “到中国去”成为更多外企共识

近年来,在香港电影发展局推出的“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薪火相传计划”等助力下,如卓亦谦这代香港电影“后浪”层出不穷,他们以精心构造的故事迷局和兼具美学的画面,带出对各类社会议题的诘问,在一层层情绪波涛之中流露出对弱势社群的关怀。

浙江云和:四代从军报国志 薪火相传家国情

北京4月19日电(记者 陈杭)19日,2024大运河“开漕节”主题系列活动开幕仪式在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南区漕运码头举办。活动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5月18日,涵盖运河美食节、国风汉服游园会、“世界读书日”图书阅读活动等数十项精彩活动。

中国贸促会:第二届链博会外资参展企业占比超过30%

城如人。人,因其天赋秉性,成就了自身的气质与性格;城,因其历史积淀,塑造了原本的风貌与格局。正如人的面容里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城的容貌里也该镌刻着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各地的创新实践已清晰传递出这样的讯息:留住城市文脉、适应社会发展,就要因地制宜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古城来说,保护是前提。用最小干预,下“绣花功夫”做好微改造,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让遗存的生命力得以延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古城保护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居民生活权益,进行科学提升改造,同时丰富非遗展厅、剧场等公共文化空间,让烟火气与文化气交相辉映。

港澳台地区居民入黔旅游免门票至2024年底

“别看这海马这么小,却是真真正正的‘宝马’。”1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鉴江镇圣塘村,福建省蓝粮渔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吴国斌用网兜捞起一尾长约20厘米的海马如是说道。

河南出现10级大风袭扰 气象专家解读强风成因

随着43套管涌处置装配式围挡在一线防汛堤防部署到位,南县在此轮防汛工作中聚焦“防”的安澜之“计”,已全面落地落实,构筑起坚固的行洪保垸防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