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7 04:14:21 作者:中新健康周报丨年薪制落地上海!中山、瑞金医院率先试点 浏览量:86965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赵方园)最高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典型案例,涉医疗领域“量身定做”串通投标行为;上海中山、瑞金医院将迎薪酬改革;重点监控药品名单更新;昔日“中药制剂第一股”天目药业正式“摘帽”;恒瑞医药在港交所上市……中新健康梳理医疗健康领域5月19日-5月25日发生的一周要闻,与读者一起回顾。
【行业要闻】
最高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典型案例 涉医疗领域串通投标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依法惩治串通投标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湖南省新宁县某医院原院长李某琼受贿、串通投标案。
案例显示,湖南省新宁县某医院院长李某琼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过程中,与投标人共谋,通过设定特殊设备参数的方式串通投标,另查明李某琼受贿800余万元,诈骗800余万元。
裁判结果显示,对被告人李某琼以受贿罪、诈骗罪、串通投标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二万元;对被告人退缴的违法所得人民币五百零五万元予以追缴,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
上海:指导中山、瑞金医院薪酬改革
5月19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关于印发《2025年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发布。
文件称,按照国家层面部署,指导中山、瑞金两家高质量发展国家试点医院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深化本市公立医院内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推动各级医院调整优化薪酬结构。研究探索公立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职能部门负责人年薪制。
重点监控药品名单更新
5月20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3月药品挂网公开议价采购监管品种名单的通知》,公布最新重点监控品种、超“黄线”品种、未通过公允性品种等名单。
从名单上来看,重点监控品种包括重庆天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利肺片、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二羟丙茶碱、重庆天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活血通脉胶囊等;未通过公允性品种包括江西杏林白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妇康凝胶、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心悦胶囊、商丘市金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生脉饮等。
1-4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金额177.92亿元
5月2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目前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可以通过即时调用被绑定人个人账户、医保钱包转账等方式实现。
2025年1-4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1.33亿,金额177.92亿元。从共济地域看,同一统筹区(通常是同一个地市)内共济1.21亿人次,共济金额158.44亿元;省内跨统筹区共济1101.88万人次,共济金额19.14亿元。从共济用途看,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158.57亿元,用于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个人负担的费用9.73亿元,用于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缴费6.95亿元。
【公司大事】
天目药业正式“摘帽”
5月20日,昔日“中药制剂第一股”天目药业正式“摘帽”。天目药业于1993年上市,作为杭州市首家A股上市公司、全国首家中药制剂A股上市公司,天目药业聚焦药品制造、药品流通、中医诊疗、大健康四大业务板块,拥有铁皮石斛、珍珠明目滴眼液等产品。
不过由于经营和管理的历史问题,天目药业也曾是资本市场连续多年的ST股。2024年6月14日,因经审计的净资产已转正,“*ST目药”成功申请变更为“ST目药”。当时,因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等原因,该公司股票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一品红回应股票交易异动
5月22日,一品红发布股票异动公告,公司股票5月19日至2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公告中,一品红披露了相关风险提示。除去年亏损超5亿元外,合作研发的创新药AR882尚未上市销售,短期内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恒瑞医药在港交所上市
5月23日,恒瑞医药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HK:01276,成为“A+H”两地上市的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上市当日,恒瑞医药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约30%,对应市盈率55.9倍。
【舆情预警】
皓元医药股东减持约320万股
5月22日,皓元医药发布公告称,2025年2月28日至2025年5月22日,真金投资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3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1%。本次减持后,真金投资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华熙生物再发文回应争议
5月21日,华熙生物再次发文回应称,作为在资本市场经历过第一轮完整周期的企业,对概念切换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感同身受,“正是因为现在经营环境面临挑战,华熙生物才会更多体会到行业中众多企业的难处,才会有新的角度审视产业的生态环境,才会与所有的同行一起审视这个环境有哪些因素在鼓励价值创造,有哪些是在导致价值损耗。”
此前,华熙生物通过官微发表《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一文对当下“透明质酸过时”等市场观点发起驳斥。文章直接点名9家券商所发布的研报,并称“透明质酸‘过时论’的兴起,本质上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