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脚丝袜论坛网站

时间:2025-05-30 01:15:57 作者: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开幕 推进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浏览量:39400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记者 徐婧 陈杭)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简称“2025京杭对话”)2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活动分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经验,发布多个大运河在国际传播中的创新成果。

  2025京杭对话以“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本届“京杭对话”作为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以中国大运河文化为纽带,打造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

2025京杭对话开幕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南北联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改变了中国地理格局,重塑了中华文化。如今,在大运河北京段,两岸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与繁华市井竞相并秀。大运河展新颜背后,大运河北京段河道已补水5亿立方米,改造和新建滨水绿道50余公里,建成开放一批湿地公园,并成功创建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

  作为京杭大运河南端的起点,杭州近年来围绕“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定位,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千年运河焕发时代生机。大运河杭钢公园、西泠武林美术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一批运河文化地标,日渐成为城市新明珠。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自2019年创办以来,推动了北京、浙江和杭州等运河沿线省市的交流交往。运河沿线城市代表表示,期待以更加紧密的交流交融,让千年运河绽放出新的时代华彩。

  沟通中外,打造大运河文化符号

  开幕式现场,来自海内外的多位学者嘉宾围绕艺术创作、历史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等维度分享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进行分享。主办方供图

  “中华民族有两个最骄傲的艺术作品,一个是长城,一个是大运河。”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在中国大运河南北两端城市杭州和北京都捐赠作品、成立艺术馆。他表示,中国大运河的故事,需要更多人讲述,“虽然我的作品走向了世界,但我不忘祖国、不忘传统文化、不忘大运河两岸,给我带来的营养。”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遗产教席赵丰分享了大运河与丝绸文化的紧密关系。他表示,运河连接着四面八方,特别是连接着蚕桑之乡、丝绸之府。他希望把千年以来的丝绸文物、染织非遗以及工业遗产组合在一起,传承好丝绸文化,做好丝绸文化的创新。

  “中国大运河不仅是古代工程奇迹,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创新与奋斗精神,更因连接沿岸不同区域,成为交流融合的象征。”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外籍专家拉斐尔·泽尔贝托表示,中国与巴西在运河文化遗产领域存在契合点:在中国广受欢迎的“卡皮巴拉”水豚原生于南美,栖息在巴西一条运河沿岸,两国可依托“水豚热”等现象,深化人文交流;巴西传统造船技艺面临失传风险,可与中国一样推广运河传统游船旅游项目,保护传统造船技艺。

  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提出,大运河并非大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类为了实现交往、交流的梦想,不断突破自然限制的产物。如今讲述大运河的故事,不能忘掉“精气神儿”,还要丰富表现形式,用形象、色彩、语言和影视,共同组成大运河传播绚丽多彩的光谱。

  创新模式,启动大运河IP“全球传播”

  开幕式现场,“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正式启动,在国际传播中“自带流量”的三大创新成果——“京杭对话”大运河吉祥物IP、“京杭对话”大运河潮玩IP和《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发布,旨在将中国大运河的文化符号打造和大众传播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运河风物”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主办方供图

  自“京杭对话”创办以来,主办方持续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广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2025京杭对话通过“运河风物”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话剧《北上》演出、“运河论道”高端对话及运河市集等系列活动,让更多人感知千年运河的魅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黑龙江赴粤推介夏季旅游 邀客畅游“一城三线”

当前,海南正在领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海南省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50.8%,跃居全国省级地区第一,保有量占比居全国省级地区第二。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经营管理部部长郭国柱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海南开启运营,丰富了海南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形成了纯电动、插电混动、氢燃料电池等多种新能源模式和形态。(完)

2024“忠义天下”海外华文媒体网络传播活动11日至14日在山西进行,其间,海内外20余家媒体代表在《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洪洞广胜寺参访,打卡山西古建。

新加坡资深外交官:美国无法遏制中国崛起

做到有理有据,是把法律立在前面、把调查研究做在前面。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全面依法治国原则,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如何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190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法治保障。全面深化改革还必须注重调查研究,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找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才有针对性。比如,浙江一些地方的党员干部以“昼访企业项目+夜谈群众干部”等形式,分层分类深入一线开展调研;青海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攻坚”,引导干部到海拔高、条件差的地方蹲点调研,提出对策建议……这些举措折射出党员干部察民情、聚民智、汇民力的决心,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力量,我们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荣光。

高质量发展是主脉络 民生红利干货满满

2月19日晚,“龙腾祥年”漳台民俗巡游再次如约和游客见面。巡游现场,古傩、哪吒鼓乐、大鼓凉伞等非遗民俗走街串巷,为商家和民众祈福、辟邪、保平安,吸引众多游客跟随拍照,氛围十分热烈。

行进中国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日前透露,港深创科园公司现正兴建第一批次的8座大楼,其中前3座大楼会在今年底开始陆续落成,期望明年年中左右企业可以开始陆续进驻。这意味着经过多年发展,港深创科园即将进入运营阶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