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冰女王美脚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7 04:08:16 作者:北京城市副中心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化水平 浏览量:69165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陈杭)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进一步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化水平,计划增加中小学学位7000个,推进文旅区中小学开工建设,实现4所幼儿园开园,扩增公办学前学位1140个,实施扩优强校工程和农村学校质量提升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健全副中心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体系。

图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新闻发布会。记者 陈杭 摄

  这是记者26日从“和谐宜居副中心”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今年计划增加中小学学位7000个

  北京市通州区副区长林正航表示,副中心将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优作为重要任务,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副中心以来,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景山学校通州校区、黄城根小学通州校区等15家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副中心,新增优质学位6万余个。

  医疗方面,五年来,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三甲医院相继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副中心的医疗服务水平,让市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目前,通州区拥有三级医疗机构8家,二级医疗机构10家,一级医疗机构35家。今年,副中心还将持续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北京急救中心、首儿所通州院区、市疾控中心项目,努力健全副中心病有所医体系。

  养老也是副中心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副中心已增加养老床位4120张,增加养老机构8家。截至目前。共有29家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达7581张,努力健全副中心老有所养体系。

  目前已开通7条地铁线路

  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陈晓峰表示,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血脉”,副中心致力于筑牢交通发展基石,构建枢纽、轨道、公路多层次立体交通网络,为百姓勾勒出更便捷美好的生活图景。

  一是建设四大交通枢纽。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京帆”屋盖整体亮相,3条配套道路已通车,交通枢纽计划今年底具备通车条件。东夏园交通枢纽已建成投入使用,通马路、环球影城北两个交通枢纽已启动验收,计划7月起陆续开通运营。

  二是延长轨道交通里程。京唐城际铁路、地铁17号线通州段已建成通车。轨道交通22号线、M101线建设加速推进,6号线二期南延段计划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市郊铁路S6线通州段计划上半年实现隧道贯通。目前副中心已开通7条地铁线路,对外联络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加密地面交通路网。广渠路东延、厂通路及潮白河大桥实现通车,中心城区和廊坊北三县通往副中心的交通更加便捷;全国盾构隧道标志性工程——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今年4月正式通车;副中心步行和自行车示范段工程将于今年投用;运河东大街东延、石小路、春明路一期主体工程将于年内基本完工。

  开启“智慧好房子”创新实践

  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斌表示,数字化浪潮正在重构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副中心正在依托BIM数字孪生、物联网感知等技术,在政务服务、建筑空间、文化场景、社区治理等领域开启“智慧好房子”创新实践。

  其中,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通过智能自助终端构建“无感办事”新生态,市民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即可高效完成事项办理,实现从“窗口排队”到“人机对话”的服务革新。北京城市图书馆引入国际领先的智能机械书库系统,实现“3分钟极速找书+智能分拣递送”,科技为书香注入智慧温度。在多个智慧社区构建“神经元级”物联网络,集成人脸无感通行、消防智能预警、设备预防性维护等18类场景应用,使居民生活的安全指数与便捷度大幅提升。(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春菜自由”催热时令经济

毛宁说,我们也注意到这一不幸的消息,对胡友平女士的不幸离世表示哀悼,向她的亲属表示慰问。苏州市将追授胡友平女士“见义勇为模范”称号。这位中国女性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勇敢,反映了中国人见义勇为、勇于助人的精神。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六次会议

为了让龙南香火龙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香火龙传承人李永华会经常进入校园,详细为孩子讲解香火龙的种类和制作方式,并带领孩子用稻草扎龙身、插香火,感受非遗魅力。

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各地多部门统筹会商加强应对

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全面启动 开展主题科普等四方面活动

从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都不能造”到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汽车产销量从2009年首次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到2023年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密码?

李希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

报告指出,亚洲电源装机持续增长,可再生能源投资力度加大,太阳能和风能为亚洲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截至2022年底,亚洲电源装机容量达到45亿千瓦,较2013年增长了19.4亿千瓦,年均增速5.8%。2022年亚洲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为10.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为23.4%,较2013年增长了18%;火电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比重逐年下降,2022年降至58.3%,较2013年下降了13.5%;水电和核电装机容量分别为6.7亿千瓦、1.3亿千瓦,较2013年分别增加1.8亿千瓦、0.4亿千瓦。基准情景下,到2030年,亚洲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6亿千瓦,较2020年增长18.4亿千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