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妖女王

时间:2025-05-25 07:07:16 作者:外籍医生阿马尔获“西湖友谊奖”:架起中外医疗桥梁 浏览量:21439

  中新网义乌5月23日电(张煜欢)“我想告诉人们,义乌不仅有繁荣的国际商贸城,也有世界医学人才在这里生根发芽。”阿马尔说。

  近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外国专家局公布2024年度浙江省外国专家“西湖友谊奖”获奖名单,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下称浙大四院)的也门医生阿马尔名列其中。

图为阿马尔(右)与外籍患者合影留念。浙大四院供图

  “西湖友谊奖”是浙江省政府授予在浙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旨在表彰在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

  阿马尔今年47岁,是浙大四院全科医学科医生,精通阿拉伯语、英语与中文,多年来已成为连接义乌外籍人士与本地医疗体系的桥梁。

  在阿马尔很小的时候,他受到中国援也门医疗队的影响,心中埋下了一颗到“东方大国”学医的梦想种子。高中毕业以后,成绩优异的阿马尔如愿公派到中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和浙江大学,2017年取得浙江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学医期间,他不仅刻苦钻研医学知识,还掌握了流利的中文,热爱中国文化的他还熟读唐诗和论语,甚至学会了讲相声,被身边人称作“中国通”。

  在杭州读博期间,阿马尔多次到访义乌,被这座富有活力、包容开放的城市吸引。博士毕业后,他婉拒了不少一线城市医院的工作邀约,选择成为义乌的一名外籍医生。

  2021年,经过长期调研和考核,阿马尔正式入职浙大四院。

  “这边好多外国人把我当成他们的家庭医生,因为我了解外籍患者的文化、语言、习俗、表达方式、作息以及饮食的习惯。”阿马尔说,他每周4天在国际门诊坐诊,主要服务外籍患者,1天在全科医学科门诊服务中国患者。此外,他还积极协助其他专科医生查房外籍患者,并在微信上随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不久前,阿马尔收到一封来自义乌外商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正是阿马尔医生卓越的临床判断力和建议,才使得我的心脏问题得到及时发现,避免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挽救了我的生命。”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阿马尔说,过去许多在义乌的外籍患者遇到复杂疾病多转诊到杭州、上海,而现在基本都会选择来到浙大四院就医,该院也成为义乌外籍人士心目中的高水平国际化医院。2024年,该院接诊外国患者近2万人次。

  如今,阿马尔还参与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的招生面试工作,期待为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贡献力量。“学医是一个特别难、需要刻苦钻研的专业,我们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品格和心理素质。”阿马尔说。

  多年前刚来中国留学时,阿马尔没曾预料到能在中国当医生,“这是我和中国的缘分,连绵不绝。”

  从也门到中国,从学生到医生,他用专业和热情架起中外医疗的桥梁,成为浙江对外开放与医疗国际化的生动缩影。(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安城墙上演光影秀 向劳动者致敬

新建瑞梅铁路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项目。线路北起“共和国摇篮”江西省瑞金市,向南经赣州市会昌县、安远县至寻乌县,经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梅江区,接入漳平至龙川铁路梅州站,正线全长240.3公里,其中江西段165.2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李翔 范伯全 制作 姜涛)

重庆980多万亩水稻陆续成熟 机械化助力秋收

促进就业,开发岗位是前提。江苏将调动政府、社会、企业、劳动者多方力量,以政策性岗位为引领,统筹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国有企业招用等5条渠道开发岗位不少于10万个;以社会化、市场化岗位为主体,归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不少于150万个,其中薪酬在6000元以上且缴纳“五险一金”的高质量岗位不少于100万个;以公益性岗位为托底,开发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领域公益性岗位不少于5000个优先用于安置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支持高校毕业生(包括离校5年内)自主创业3万人。

【两会30秒】林毅夫:中国一定能跨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及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虹桥论坛”)正式启幕。作为进博会与虹桥论坛“老友”,百事公司携旗下全业务线亮相进博会,展出近40款休闲食品、饮料和营养产品及在各领域的引领性创新成果;并联合中石化新星(北京)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下进博会首个可再生能源“绿色订单”,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共创绿色能源新时代。

务实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助于稳预期增信心

我们的文化出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话是我们把传统的一些文化的元素带到海外,海外的人对我们文化的理解是一个外国文化的这样子的概念。那可能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的涌现,第二阶段的文化出海,是说我们能不能把更深刻的价值观,呈现在这个世界的面前,然后为这个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它的一个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鲁港绿色低碳及创新高质量发展会议在济南召开

香港11月11日电 (记者 魏华都)“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4”于11日揭晓,香港5大领域学者获奖。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席、候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表示,希望通过“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支持和鼓励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路上继续迈进,特别是50岁以下的新星,“他们是香港科技创新的未来,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研究热情对于推动香港乃至国家科技发展至关重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