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女王调教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5 00:07:30 作者:习近平的民生之问|“是增,是稳,还是降?” 浏览量:98001

  中新网5月23日电 题:习近平的民生之问|“是增,是稳,还是降?”

  三夏时节,广袤的中原大地上,金黄的麦田静待收获。

  “今年的小麦种植面积,是增,是稳,还是降?这次旱情,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收成?”

  5月20日,在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尤为关心粮食安全问题。

  他还特别关注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旱情,“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用水调度,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和农业灌溉需求”。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一直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

  河南是名副其实的粮食大省,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用不到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是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一组数字就能直观反映这个“压舱石”的作用:河南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4/5的酸辣粉……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河南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小麦种植面积,亦是在关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耕地。

  这些年来,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都对耕地保护作出明确要求,其目的就是坚决守住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

  这次来到河南,总书记再次要求,“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确保粮食安全,既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

  在河南考察,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

  6年前,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指出,“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今年以来,他多次在地方考察中强调“现代农业”的着力方向。

  在吉林,他强调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在贵州,他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在云南,他称赞云南的花卉产业“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以河南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2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从2.72∶1缩小到约2∶1。

  此次河南之行,总书记进一步要求,“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今年4月,被舆论称为农业强国“施工图”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公布,文件提出“让农业强国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农民”。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正如总书记所言,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徐洋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记者看到,一条条色泽光亮的高白鲑、金樽、虹鳟在水中畅游。据毕福洋介绍,该中心现有十余个品种的冷水鱼。今年向赛里木湖投放1500万尾高白鲑鱼苗,并培育40万至50万尾金鳟、虹鳟。目前赛里木湖高白鲑年产量稳定在500吨左右。

联播观察|“籽籽同心” 开出“团结花”

截至目前,贵州救援队、贵州排水队、黔东南州公安局救援队、凯里救援队、台江消防、天柱消防、岑巩消防、剑河消防等9支救援抢险队伍260余人和镇远县5200余人正有条不紊开展抗洪抢险救援工作,并设置6个城区防汛紧急避险安置点,已安全紧急转移民众6000余人,无人员伤亡。

业内人士分享户外运动遇险经历:挑战自我也要懂得放弃

6月9日以来,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遭遇持续性强降雨,江河水位迅速上涨,境内多条河流及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超警戒水位。九江市拥有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岸线和鄱阳湖三分之二水域。目前,该市大江大湖大河水位全面超警且持续上涨。

杭州:增值服务赋能数字企业 助力文化出海

如今,厦门正在继续着力一体化推进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加快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不断促进“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

广东省纪委监委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纪检监察组一级调研员唐策被查

“医生告诉我,它(指‘玛丽’)13岁的年龄相当于人活了80多岁,听到此,心里还欣慰了许多。”于克莹告诉记者,现在一有机会就想着多陪陪“玛丽”,让它在最后的时光中能够得到家人的温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