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刚流浪记北京公主free

时间:2025-05-25 05:42:48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31344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韩国全境持续高温 多地气温逼近40摄氏度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第17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广州开赛 长沙理工大学夺冠

[8]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an Union, establishing the Connecting Europe Facility and repealing Regulations (EU) No 1316/2013 and (EU) No 283/2014.

国防部:中印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在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汲斌昌被指“以权谋私,为其子在投资经营等方面谋取利益”,以及“私欲膨胀,贪婪成性”“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沆瀣一气”等。

积极进取实现合理增长

“巴丹吉林沙漠展示着地球上重要、典型且持续的风沙地貌发展过程,对于推动超干旱气候下沙漠景观和地貌持续演变的科学研究、促进沙漠的开发利用和有针对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林业草原和荒漠防治局局长姚孝德说,“我们要在继续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对‘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进行适当旅游开发,让人民共享自然保护的成果。”

美议员鼓动打压中芯国际和华为,商务部回应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原执行主任、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埃里克·索尔海姆出席论坛并发表“全球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演讲。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