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踩踏sp

时间:2025-05-25 02:40:20 作者:最新研究: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让人类有了“红外视觉”能力 浏览量:78606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丁超逸)人类可看见的光波长范围仅限于400纳米-700纳米,若能突破视觉极限,人类的感知将拓展到更广阔的近红外(700纳米-2500纳米)波段。

  记者23日获悉,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创新性地将一种含有多个荧光发射的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通过可穿戴的形式使人类感知近红外光的时间、空间和色彩多维度信息,更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自然界中的光有各种不同频率。当人眼捕获到外界自然光后,可以激活视网膜上识别红、绿、蓝三原色的三种视锥细胞,并根据三种视锥细胞被激活的比例,向大脑发送外界的颜色信息。然而,相对于自然界广阔的光学波段,人眼可感知的波长范围仅有400纳米-700纳米,这意味着自然界中的大量潜在信息会被忽略。

  据悉,稀土元素是指包括钪(Sc)、钇(Y)和镧系在内的17种元素。稀土元素具有非常优异的磁、光、电等性质。上转换发光现象,是稀土材料最为重要的光学性质。人们通过使用长波长的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使其发出短波长的可见区荧光。

  据悉,复旦大学张凡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团队合作,开展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探索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特性,从视觉感知角度赋予人类对红外光的识别能力。通过精巧设计纳米材料的核壳结构,团队在单个颗粒上同时构建了三个不同的上转换发光区域,由于不同发光区域之间用惰性的壳层阻隔,使得它们各自的能量传递和荧光发射过程彼此互不干扰,各自独立。

  课题组成员、化学系2019级直博生陈子晗介绍,稀土元素具有独特光学性质,通过近红外光激发,可以把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转换。人体可以通过纳米颗粒的荧光颜色,判断外界的肉眼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波长,实现对近红外“色彩”的识别。他们最终制作成高度透明的隐形眼镜。志愿者佩戴隐形眼镜后,通过纳米材料发出红、绿、蓝等三种可见波段的荧光,分别感知三种不可见的近红外光,也可以识别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复色光”,以及多组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图案内容。这表明,具有抗干扰、正交发光和多光谱转换特性的多色稀土发光材料,可以有效地实现人类对近红外图像视觉。

  研究实现了多个近红外光视觉的概念验证。未来,相关成果在医疗、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可穿戴、非侵入式的隐形眼镜,可以灵活调节人体视觉的感知范围,有望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台胞在舟山:卤肉饭香飘两岸 促进交流在心间

广西兴越公司未依法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冷却水系统没有经过专业设计,深井铸造监控连锁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安全员配备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铸造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未按要求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建议由平果市应急管理局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这个关键词,习近平提及13次

纵观世界,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中国是纪录最好的大国。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写进宪法的国家,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商务部回应所谓加征10%关税:中方一贯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

情绪电影、话题电影,这是去年和今年才出现的新提法,两年间出现的票房黑马《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和《默杀》都在此列。这类电影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制片人藤井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拿着一个项目去找电影公司、发行公司,他们一定会问:“项目有什么情绪价值?有哪些社会议题?”情绪和话题几乎成为了必选项,如果完全不具备这些要素,想拿到投资,几乎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

“像我们这样的一般户,要是家里有啥困难,能不能申请救助,都有啥条件?”“没有一般户和特殊户之称,都是我们的老百姓。只要你家遇见了困难,不论是得了大病,还是孩子上大学有困难,都可以来寻求帮助,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资料。”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