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Sm视频

时间:2025-05-25 06:31:44 作者:好评中国丨守护“千年瑰宝”,传承灿烂文明 浏览量:18567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彰显了对中华文明瑰宝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发展的关切。龙门石窟,这座镌刻在崖壁上的艺术丰碑,穿越千年风雨,承载着厚重历史,生动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包容与自信。

  多元融合,见证文明交流互鉴。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多朝营建,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明珠。这里,既有北魏“秀骨清像”的飘逸,又有唐代丰腴之美的雍容,展现中国石刻艺术演变。石窟中诸多西方特色装饰纹样,融会河西文化、鲜卑文化、中原文化等多重元素,见证着东西方文明、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石窟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不断传承,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龙门石窟以石为媒,铭刻下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篇章,是中华文明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有力见证。

  传承创新,焕发文化时代生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成效显著。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创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新模式,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搭建三维数据库、创新展陈方式、打造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打开“云上龙门”小程序,足不出户领略石窟之美;伎乐飞天“动起来”,北魏乐舞盛景重现。从物质到精神,龙门石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精神根基。龙门石窟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经风霜而神韵不减,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精神标识。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还是当下国际性展陈与文化对话日益频繁,中华文明始终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不同文明。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文化“新三样”走俏海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愈发深沉厚重。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

  龙门石窟,是历史的馈赠,是文明的丰碑。它诉说着过去,启迪着当下,昭示着未来。在新时代,我们当牢记嘱托,守护好这一瑰宝,让古老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年世界F1H20摩托艇锦标赛中国郑州大奖赛落幕

牧民出去找羊迷失了方向,蒙古马会把他带回家;牧民在野外受伤了,蒙古马不离不弃……曾经,蒙古马是生产工具,是生活伴侣,更是心灵相交的好伙伴;如今,虽然养蒙古马的经济效益有限,蒙古马与牧民生产生活的交集也越来越少,但养蒙古马的牧民也不少。据统计,锡林郭勒盟当地有马26万匹,其中蒙古马约21万匹。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人才双聘,秉持“大人才观” 不拘一格用人才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2024年3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5%,较上年同期下降22基点,处于历史低位;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至3.71%,比去年同期下行46基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贷款利率下行更多。

北京: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 打击违规提取行为

据报道,委内瑞拉外交部发布公告宣布,将召回所有驻阿根廷、智利、哥斯达黎加、秘鲁、巴拿马、多米尼加和乌拉圭七国外交人员,并要求上述七国同样撤回其驻委外交代表。

王沪宁会见苏里南总统单多吉

在长期实践中,检察公益诉讼在线索发现、调查取证、诉前程序、提起诉讼、裁判监督等环节的程序设计、机制保障探索日臻成熟,为推进立法提供了丰富实践样本。

云南多地发布气象灾害预警 雨水将覆盖大部地区

条例》共8章92条,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规范了新体制新编制下军队装备保障工作机制,明确了各级装备保障部门的职能界面,优化了装备保障“供、管、修”机制流程,强化了装备保障工作的刚性约束,着力推动军队装备保障工作创新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