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王的男家奴职责

时间:2025-05-25 03:32:50 作者:《中国的毒蘑菇》在北京首发 记载509种毒蘑菇助力识别与预防 浏览量:18967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的毒蘑菇》5月23日下午在北京首发,新书图文并茂,记载8个中毒类型的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以及毒性待确定的蘑菇26种、中国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可为毒蘑菇的快速识别与预防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5月23日下午,《中国的毒蘑菇》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的毒蘑菇》由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陈作红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泰辉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毒控制室李海蛟研究员共同编著,该书基于5位作者数十年的真菌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以中毒案例、毒性成分及可靠文献为依据,涵盖中国毒蘑菇研究历史与现状、种类及其生态地理分布、标本采集和处理、形态特征与鉴定、中毒症状类型及其毒性成分、中毒诊断与治疗要点等内容。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致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首席专家孙承业研究员分别为新书作序。庄文颖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关于全面认知中国毒蘑菇的科普读物”,《中国的毒蘑菇》为普及毒蘑菇识别和开展蘑菇中毒防控救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孙承业表示,《中国的毒蘑菇》科学性强、内容系统全面,是从事毒蘑菇基础研究、中毒预防控制和临床救治的必备参考书。

  据介绍,《中国的毒蘑菇》具有地域广、种类多、内容新、类型全等特点,地域覆盖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种类记载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内容方面,作者独立或参与命名的新种106个,占全部种类的1/5;中毒类型涵盖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伤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光过敏性皮炎型及其他类型。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作红分享“毒蘑菇发现背后的故事”。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中国的毒蘑菇》出版方,科学出版社当天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举办新书发布会暨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为“菌物物语”论坛开幕致辞,多位专家学者随后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进行分享交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际刑事法院要求对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发布逮捕令 中方回应

预计,25日夜间至27日白天,黄海中部和南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海域将有6~8级,阵风9级的风,其中东海东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级、阵风10~11级。27日夜间至28日白天,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将有5~7级,阵风8级的偏南风。

山西古建筑100问——从五代而来的镇国寺,蕴藏了多少古建密码?

数据显示,中国光谷目前已聚集8家百亿级制造业龙头企业、1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700家。(完)

环球时报社评 :莫狭隘解读中国参加全球AI安全峰会

9月17日至19日,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传统跳神活动。1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上万民众围坐在舞台周边的树林里,观看该活动,热闹非凡。据悉,扎什伦布寺跳神是由僧侣表演的一种宗教舞蹈,藏语称“羌姆”,一般是每年藏历八月举行。期间,僧人们头戴面具,身穿戏装,手持各类道具,逐次表演金刚、骷髅、鹿牛、比丘、鸦鸱、六长寿等数十节神舞。2006年,扎什伦布寺“羌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江飞波 制作 岳子岩)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学习辅导》一书出版发行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只要我们共同践行开放联通精神,太平洋就能变为促进繁荣增长的通途。亚太经合组织各方应加强团结合作,共迎全球性挑战,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进世界共同繁荣、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汇聚更多正能量。

广西首个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桂林

今年,围绕“伙伴 开放 合作”主题,海南将携手全球多个自贸区(港)第四次在年会框架下举办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重点探讨“构建全球自贸区(港)伙伴关系”“推进全球自贸区(港)合作”“全球自贸区(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等议题,同时为境内外自贸区(港)、海南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开展招商宣介、合作洽谈提供平台,同期还将发布《全球自贸区(港)伙伴关系倡议概念文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