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扶桑女王

时间:2025-05-25 01:51:04 作者: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浏览量:63545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为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支撑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共16条,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及网号、网证的概念、申领方式;二是明确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效力、应用场景;三是强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四是对未成年人申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作出特殊规定。

  《管理办法》明确网号、网证的自愿使用原则,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互联网平台按照用户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但同时保留、提供现有的或者其他合法方式进行登记、核验身份。鼓励互联网平台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但应当保障未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与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享有同等服务。

  《管理办法》严格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定,充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在信息收集方面,对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用户同意外,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所收集的信息仅限网络身份认证所必要的信息,不收集其他信息,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应用。在信息提供方面,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最小化提供”原则,对依法需要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但无需留存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仅向互联网平台提供核验结果;对依法确需获取、留存用户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经用户单独同意,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向互联网平台提供必要的明文身份信息。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履行协助义务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应当依法提供相关信息,但提供的信息仅限网号、网证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和认证日志信息。

  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广大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以便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中非明文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减少相关服务管理环节对个人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公民身份信息“可用不可见”,同时降低互联网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投入成本。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集中采访启动

29项重点电网工程包含500千伏、220千伏项目各3项,110千伏项目9项、35千伏项目14项,新建线路长度853公里、变电容量639万千伏安,总投资36.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投资约70亿元。

铁路机车检修工人:在60℃的高温下为机车“做手术”

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施行一年多来,浙江省人民政府聚焦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提出的“5方面8个具体问题”审议意见,逐项逐条分析原因、细化措施、分解任务、抓好落实,系统性重塑组织、队伍、管理、运行、保障等治理体系。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问卷调查显示,社会各界对改革的支持率达96.8%。

(经济观察)中国绿色转型成色十足

无论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还是同各方共享发展红利、实现合作共赢,高水平对外开放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从考察中外合资技术创新企业,到会见来访的外国领导人,“对外开放”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高频词”。这是坚定的承诺,也是扎实的行动。近期,多部门接连发布一系列推进制度型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涵盖跨境服务贸易、数据跨境流动、金融开放等多个领域。从广交会到进博会,从服贸会到数贸会,从消博会到链博会,从自贸试验区到自由贸易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互利共赢的阳光大道越走越宽广。

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从春耕一线看农业强国建设之一

大会同时启动了首条“粤港澳大湾区氢走廊”建设项目及“粤港澳大湾区燃料电池技术与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会”,通过依托大湾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氢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更宽维度、更高质量的氢能示范应用场景落地。(完)

四川松潘举办花灯巡游展演活动

习近平强调,团结协作是上海合作组织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也是新征程上应变局、开新局的必然选择。阿斯塔纳峰会后,中国将接任轮值主席国。中方愿同本组织伙伴团结协作,同更多认同“上海精神”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携手并进,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更加光明可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