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足控中国女王

时间:2025-05-25 08:02:38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88589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超联赛:武汉三镇队主场负于北京国安队

最终,这首诞生于1983年的、充满乐观精神的《天鸟》给卢冠廷带来了好运。当时,卢冠廷本来希望把这首《天鸟》给林子祥演唱,但唱片公司老板听到这首歌后大为感动,决定亲自帮卢冠廷出一张专辑,让他自己唱这首歌。从此,他终于获得了渴望已久的机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手。而他高亢略带颤抖的嗓音,也借着他笔下那些出色的旋律被歌迷逐渐熟识。1984年,卢冠廷又幸运地举办了人生中第一场演唱会。至此,卢冠廷开始在香港建立了事业的基础,稳扎稳打地在乐坛发展下去。他在后来所写下的那首《凭着爱》中这样唱道:“曾经在高高低低,弯弯曲曲中跌倒,才知道开开心心简简单单已经极好。”在多次的挫折跌倒过后,他终于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俄罗斯游客享跨境游新体验:一部软件畅游黑河

中药材讲究道地性,大同市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成为药食同源的优质黄花生长的必要条件。独特的高寒冷凉气候、长流常清的桑干河水、火山下的富硒土壤,铸就了大同黄花色泽金黄、蕾长肉厚、味道清香、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

消费测评附加购物链接未标“广告”将被查处

为充分发挥农业新装备、新技术、新品种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青岛市在去年建成7个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的基础上,今年将再建3个示范区,重点实施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粮油单产提升技术,同时加大智能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

西北首个“超级充电宝”预计7月底投产

林剑:近期海地局势持续紧张,在海地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面临威胁。外交部启动了领事保护应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指导驻外机构密切跟踪形势,持续发布安全提醒,全力保护在海人员安全,并协助他们安全转移撤离。

西藏墨脱:改善民生 固边兴边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