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女王Sm在钱视频

时间:2025-05-25 01:32:49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51910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刘连舸被提起公诉!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

华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部部长陆奕煜介绍,该中心主要服务华林、岭南和沙面三条街道,独立设置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包括中医治未病室、中医康复理疗室、中医诊室、名中医工作室等,日常接诊以老年人居多,附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药健康服务。(完)

美国加州山火蔓延 数千人连夜撤离

“协商在线”是针对协商议政过程中“拓宽议题征集、贯通协商形式、推动成果转化”三大难点,创新打造的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平台。

湖北:文旅消费持续“上新”

眼下,宁晋县的98万亩玉米已经收获归仓,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可稳定在18亿斤以上。“我们每年都会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宁晋县委书记王涛表示,“我们将持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稳粮保供、促产增收贡献力量。”

时隔11年港片再入围戛纳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

黄俊棠表示,森美兰华堂一直注重华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近年来,森美兰和中国交流日益密切,文化往来活跃,希望通过此次演出,将中国各地的特色文化进一步介绍给森美兰民众。

习言道|把军事斗争准备抓得又紧又实

“梨树大部分地区是平原,过去风一吹,地表一层黑土被吹跑,别提多心疼了。”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为了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07年,梨树县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探寻保护性耕作技术,后来形成包括秸秆覆盖、机械种植、轮替休耕、规模经营等在内的“梨树模式”——秋收后,把玉米秆“高留茬”,并将秸秆覆地还田,可以蓄水保墒;留下的秸秆腐烂后,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