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主黄金圣水视频

时间:2025-05-25 02:40:23 作者:中国团队系统评估: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浏览量:47047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区域。

广角镜头视野下的青藏高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青藏高原区域的重要研究,综合集成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湿地和河流等温室气体通量观测与牲畜数量等历史统计数据,并结合多源遥感、模型模拟以及未来气候预估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综合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发表。

  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涛研究员介绍说,甲烷和氧化亚氮是对气候变化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不仅是实现二氧化碳的中和,还包括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的中和。因此,准确评估温室气体的收支至关重要。

资料图:青藏科考途经青藏高原一处湿地。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碳中和贡献的先行综合示范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变绿使得高原生态系统成为显著的二氧化碳汇。不过,青藏高原拥有中国超过50%的湖泊且有放牧传统,近20年来,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和内陆水体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冻土区热融湖塘的大量涌现,导致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显著增加,但这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究竟有多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消甚至逆转高原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仍不清楚。

  为厘清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展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近1亿吨当量二氧化碳,近两倍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这一显著的温室气体汇主要源于二氧化碳汇。然而,超40%二氧化碳汇被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所抵消,其中,畜牧业和内陆水体(包括热融喀斯特湖)的年排放量分别占二氧化碳汇的21%和13%。特别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几乎中和了高原能源与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可持续畜牧业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等排放情景下,未来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持续增强,水体扩张和多年冻土持续退化等导致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仍将不及二氧化碳汇,因此,到2060年高原仍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青藏高原上放牧的羊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然而,温室气体汇大小依赖于高原畜牧业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如果仍维持当前不可持续的放牧状态,畜牧业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将完全抵消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增量;有效实施草畜平衡管理并开展减排措施以降低牲畜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高原温室气体汇大小预计将比当前增加1.5倍。

  “因此,推进可持续且高效的畜牧业发展路径,将大幅减少高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青藏高原对中国碳中和战略的贡献。”汪涛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韩国军方称朝鲜炸毁部分朝韩间连接通路 朝方暂无回应

习主席在会上宣布了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多项举措,包括:设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未来5年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1000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名额、提供10万个研修培训名额,并启动“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计划等。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大黄山”品牌列车冠名首发

王启江介绍说,自动生成系统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去年上半年完成开发,下半年进行测试。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内测期间,请山东省律协、省保险行业协会推荐的律师代表进行试用,召开系统推介会充分听取律师代表的意见;外测期间由律师代表以真实案件进行填报,法院发现运行堵点,及时修正。

贺一诚会见中国银行澳门分行行长贾天兵一行

当天,上述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以“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为主题,邀请21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100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尽展中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非遗保护成果。

川渝农民工服务周启动 2000家企业将带来约6万个岗位

客观来说,打野和游走两个位置在比赛思路上有着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在高水平比赛里又会被进一步放大。无畏在最开始转位置时更习惯于打野的思维模式,但他很快发现这行不通。于是只能更加刻苦地拓展英雄池,教练组也给了他很多建议。

“无人机违规进入揭阳潮汕机场禁飞区”涉事人员已被刑拘

目前,新疆吐鲁番1200多条坎儿井中仍有近190条保持水流,灌溉着约10万亩农田。在家家通自来水的今天,当地许多人仍习惯用坎儿井的水泡茶、做馕、灌溉葡萄园。李刚表示,要保护好利用好坎儿井这一“活态”的文物和普遍使用的水利设施,让吐鲁番长长久久在坎儿井的浇灌下“瓜果飘香”。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