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女s梦悠然

时间:2025-05-24 23:12:14 作者: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浏览量:90809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为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支撑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共16条,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及网号、网证的概念、申领方式;二是明确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效力、应用场景;三是强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四是对未成年人申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作出特殊规定。

  《管理办法》明确网号、网证的自愿使用原则,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互联网平台按照用户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但同时保留、提供现有的或者其他合法方式进行登记、核验身份。鼓励互联网平台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但应当保障未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与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享有同等服务。

  《管理办法》严格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定,充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在信息收集方面,对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用户同意外,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所收集的信息仅限网络身份认证所必要的信息,不收集其他信息,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应用。在信息提供方面,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最小化提供”原则,对依法需要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但无需留存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仅向互联网平台提供核验结果;对依法确需获取、留存用户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经用户单独同意,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向互联网平台提供必要的明文身份信息。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履行协助义务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应当依法提供相关信息,但提供的信息仅限网号、网证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和认证日志信息。

  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广大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以便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中非明文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减少相关服务管理环节对个人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公民身份信息“可用不可见”,同时降低互联网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投入成本。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

王毅说,斯洛文尼亚同中国传统友好,两国人民交往密切。我很高兴地告知斯方,中国政府决定给予斯洛文尼亚公民免签待遇,这对两国人民都是好消息,将有力促进双方友好交往,深化友谊和互信。斯洛文尼亚是欧盟重要成员,中方支持斯方担任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愿同斯方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和安理会权威,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

奥运冠军肖雁宁回应首次执裁赛事:秉持责任心

“刚想说什么来着?想不起来了。”“我锁门了吗?钥匙让我放哪儿了?”“诶,你是谁?”。明明前一秒还想着的事情,下一秒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反应和行动渐渐迟缓,性格日趋易怒和固执,老人的这些症状常常被家人当作是“老糊涂”。但请别大意,这些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信号。被称为“记忆杀手”的阿尔茨海默病(AD),现阶段仍是一个世界性未解难题,它作为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主要死因排位中已上升至第五位。目前我国AD患者近1,000万,这一数字仍在持续攀升,预计到2050年,我国AD患者人数将超过4,000万,亟需预防窗口前移。

武警福建省总队三明支队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速报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2日17时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3.72度,东经121.59度,距台湾岛约3公里。

国家安全部披露:男子冒充国安干警行骗获刑十年半

澳门“90后”设计师萧启东毕业后来到广东横琴从事文创产业,先后创设“原质东隅”与“茶甡”品牌,利用科技创新,将茶渣、中草药渣等生物基废弃物,转化成东方环保材料,并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其企业的创设理念基于环保和可持续,也在产品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与价值观。

中新真探:一个西瓜等于六碗饭是真的吗?

郭芳表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我们共记录到海洋生物物种2.8万余种,大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11%,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直在推进保护修复和监管治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也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作为重点,要求健全调查、监测、评估和保护体系,维护和修复重要的海洋生态廊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